背起電腦奔世界系列之八——俄羅斯阿斯特拉罕
俄羅斯阿斯特拉罕
沒想到平生第一次享受飛機“商務艙”居然是個“意外”!
2010年8月初,部門要我去俄羅斯一個叫阿斯特拉罕的地方做一個當?shù)氐?G設(shè)備培訓,時間定在8月上旬。因為要去俄羅斯大使館面簽,我提前三天就去了北京。原本以為比較難辦的面簽并沒有想象的復雜,在一位說一口流利普通話的俄羅斯女工作人員的提示下填了幾張表格交了照片后,她就叫我第二天再去大使館簽證窗口看結(jié)果。那一夜我睡得不踏實,生怕第二天上午拿不到簽證。要是那樣的話,我第二天下午的飛機就只能改簽,后續(xù)所有安排將被打亂。
第二天一大早去酒店前臺退了房,然后拖著一個大大的箱子從酒店出來就打車直奔俄羅斯大使館,一路忐忑生怕簽證生變。最終從窗口拿到簽證后,一顆懸著的心才落了地,于是又打車向首都國際機場奔去。
辦理登機手續(xù)的時候,值機柜臺小姐問我可否第二天再走,她說,如果我同意的話,航空公司可以給我2000元人民幣的補償。2000元錢對我很有誘惑力,但算了算行程卻只能拒絕,——因為后續(xù)日程都已安排妥當,擅自改變將會導致諸多麻煩。見我不同意,小姐又告訴我,我的登機牌暫時無法安排座位,登機時登機口服務人員會給我安排。心里雖然有些不安,但回頭一想,八個多小時的飛機,你總不能讓我站著吧,于是拿起這張無座登機牌就進了候機廳。看看時間,離起飛還有將近四個小時,于是又開始拿起隨身攜帶的一本3G技術(shù)書開始閱讀。
這些年通信行業(yè)發(fā)展太快,以至于一些正在使用的技術(shù)還沒來得及被人熟悉就將面臨更新?lián)Q代的命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也被部門要求從2G講師“升級換代”為3G講師了。設(shè)備換代升級由專業(yè)人員完成,而培訓講師的換代升級卻只能依靠自己了,于是我從兩個月前就開始惡補3G原理和設(shè)備實習操作。2G、3G原理差異很大,基本是從頭學起,兩個多月的時間,我雖然自認為掌握了3G的原理和設(shè)備開通調(diào)試方面的知識,但培訓效果是學員說了算,能不能讓學員滿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講師對原理和設(shè)備的熟悉程度。所以,為了能讓我的第一個3G設(shè)備培訓有一個好多開始,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看書學習。
在候機樓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拿出3G書籍細致地閱讀起來。讀著讀著就沉了進去,以至于忘了時間,直到聽到廣播在叫我的名字時才猛然回過神來。心急火燎地跑到登機口,看見只剩下值機人員,我還以為飛機已經(jīng)關(guān)了艙門。還好,值機人員不僅沒有埋怨我,相反卻笑嘻嘻的告訴我,我被安排在公務艙。難怪值機人員對我熱情有加,原來我從無座乘客搖身一變成了公務艙乘客了!后來在飛機上詢問空姐得知,航空公司因為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不能及時同步等原因而超售同一班飛機的座位,如果有人臨時退票還好,否則就只能將超員乘客安排到商務艙甚至頭等艙了。既然第一次坐上了商務艙,我也不能閑著,將近八個小時,我可以再多看幾個小時的書了。
那段時間,莫斯科市區(qū)正經(jīng)歷一場郊外森林大火的侵擾。《新聞聯(lián)播》曾經(jīng)有過普京總統(tǒng)親自開飛機滅火的報道,沒想到我自己居然親歷了這場大火。大火并沒有燒進市區(qū),但大火燃燒產(chǎn)生的大量煙霧卻對市區(qū)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從飛機舷窗望下去,籠罩在莫斯科市區(qū)上空的濃煙時,開始還以為是大霧,等到走出飛機,一股嗆人的煙味才讓我意識到這場大火的威力。
我是當?shù)貢r間周五下午四點到達莫斯科的。辦事處的同事告訴我,我去阿斯特拉罕的機票訂在周日,想著有一天多的時間,我便在看書還是去欣賞莫斯科市區(qū)之間糾結(jié)。最終,還是抵擋不住要去參觀莫斯科紅場的誘惑,我決定還是應該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去紅場看看,畢竟來莫斯科的機會不是想有就有的。
莫斯科比國內(nèi)晚五個小時,倒時差讓我很早就上床睡覺,當?shù)貢r間不到三點又醒了,然后再也睡不著。本來想起來看看書,可是翻開書腦子卻是一團漿糊,打開電視里面全都說俄語,實在無聊又只能在回到床上。翻來覆去在床上折騰到早上六點多,起床后草草洗漱,然后胡亂吃了點東西就出了門。街上依然被煙霧籠罩顯得有些昏暗,煙霧中的煙味雖然沒有機場那么濃烈,但還是感覺到淡淡的刺激。若隱若現(xiàn)中,我看見前方幾百米遠處的一個巨型銀白色尖塔,塔尖上托舉著一個看上去朦朦朧朧的衛(wèi)星模型。詢問后得知那是莫斯科市內(nèi)著名的“航天科技公園”,里面不僅有宇航員加加林的塑像還有好多有關(guān)蘇聯(lián)時期航天科技的雕塑和展覽,于是便步行前往。
在公園里轉(zhuǎn)了一大圈,看了好多雕塑,因為文字都是俄語,并不知道寫的什么內(nèi)容。從公園出來,看見旁邊有個地鐵站,便走進去打算坐地鐵前往紅場。莫斯科地鐵雖然大都修建于七八十年前,當從地鐵口進入,看著另一頭黑洞洞的直下幾百米深的電扶梯就讓人內(nèi)心發(fā)顫。半個多世紀以前,蘇聯(lián)老大哥就能建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難怪解放初期我們要依賴他們的幫助來實施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了。地鐵里幾乎所有提示和標記都是俄文,這給不懂俄文的人帶來了諸多不便。好在我臨行前從酒店一張帶地標的地圖上數(shù)過地鐵到紅場的站點數(shù),于是心中默默記住了經(jīng)過的站點。一站一站的計數(shù),四十分鐘左右就到了目的地。
從各類媒體上看過太多有關(guān)紅場的照片和影像,所以當親眼看見廣場和克里姆林宮高大紅墻以及東正教大教堂頂上那幾個被人戲稱為“洋蔥頭”的圓圓尖頂時,心里并沒有太大的激動。隨著人流,來到紅場旁邊無名烈士墓。紅色大理石鑲嵌的墓基不過五六平方米,中心位置的火炬一刻不停的燃燒著淡紅色的火焰。墓地周圍擺放著幾束游人獻上的鮮花,一對身穿結(jié)婚禮服的青年男女正在恭敬地手捧鮮花向無名烈士致敬。這一幕讓我有些詫異,如今,能將婚禮與烈士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
從無名烈士墓再回到紅場,發(fā)現(xiàn)有好多人在排隊,一問才知道是去參觀列寧紀念館,據(jù)說還能看見列寧的水晶棺。出于好奇我也開始排隊,一個小時排到后,卻被告知所有隨身攜帶的東西一律需要先去存物處暫存然后才能被允許進入列寧墓。實在不想再排一次隊,于是只能遺憾地離去。
在紅場周圍轉(zhuǎn)了一大圈覺得有些累,就準備回酒店。想到從地鐵來再原路從地鐵返回應該不會出錯,于是我便找到原先來的地鐵站。坐上地鐵,心里數(shù)著站數(shù)下了車,坐電梯出了地鐵站,環(huán)顧四周卻覺得很陌生。仔細辨認才發(fā)現(xiàn)這根本不是我來的那個地鐵站,舉眼四顧也沒發(fā)現(xiàn)“航天科技公園”那個巨大的尖塔。在街上詢問了好幾個人,沒有一個能說英語,于是,我又返回地鐵往反方向再坐回去。如此重復,似乎離我居住的酒店越來越遠。本來打算詢問警察,可好多同事都警告我說,在莫斯科有事千萬別問警察,他們知道你是中國人后,會千方百計訛你的錢,于是便轉(zhuǎn)而去問別的路人。正在著急時,看見幾個面容像亞洲人的路人正在朝我走來,于是我迎上去與他們搭話,誰知他們也聽不懂英文。我隨身攜帶了一部手機,但并沒有開通國際漫游。原本以為只要舉目一望就能看見“航天科技公園”那座巨型尖頂?shù)袼?,然后就能知道回去的方向,可我卻忽略了市內(nèi)煙霧籠罩這一重要因素。舉目一望,看清不過幾百米,那里有雕塑的影子。萬般無奈,卻看見不遠處停了一輛出租車,于是上前詢問。司機同樣不懂英文,但當我給他看手機里的一張航天公園那個尖頂?shù)袼艿恼掌瑫r,司機笑著在一張紙片上寫了500的數(shù)字。500盧布相當于100多元人民幣,看來我偏離的路程的確不近。坐上出租在市區(qū)七彎八拐,差不多半個小時才將我送到“航天科技公園”。
阿斯特拉罕位于“里?!蔽鞅苯牵渚嚯x莫斯科大約一千三百公里。原先還打算坐火車好一路欣賞俄羅斯廣袤的森林和大漠風光,但辦事處同事說,俄羅斯的火車速度大約只有五十公里每小時,且基本上每站都要停車,加上隨時都有可能的故障,到了目的地怕是三四天以后了,于是只能選擇飛機。坐飛機差不多兩個小時就到了阿斯特拉罕,來機場接我的是名叫茹斯蘭的翻譯。俄羅斯人大多以德語或法語為第二外語,學英文的人不多,所以此次培訓辦事處特地安排了茹斯蘭給我做英語、俄語翻譯。
阿斯特拉罕是一個只有十來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因為伏爾加河繞城而過,加上周圍森林密布,景色優(yōu)美干凈寧靜,每年夏季來此旅游的人不少。入住酒店后,茹斯蘭給我介紹了此次培訓的學員人數(shù)和學員們的基本情況,然后又帶我去查看了上課的教室和相關(guān)設(shè)施。按茹斯蘭的介紹,接受培訓的公司是俄羅斯第二大移動通訊營運商“Megafon”我們將其稱為麥喀風的維護工程師。學員來自俄羅斯幾個大區(qū),最遠的學員是西伯利亞的,坐飛機要六個小時才到。到底是世界上幅員最遼闊的國家,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的確很大??!
周一早上見到學員時,我很是熱情地給他們打了招呼。原本期待學員們同樣熱烈的反響,可沒想到的是,八位學員居然沒有一個對此有反應。除了看不出的點點頭之外,居然沒有一個沖我笑一笑。場面很是尷尬,原本想象的熱烈被冷了場,只好悻悻地開始上課。原理部分我準備的是三天,之后便是設(shè)備。所以我力求將原理給茹斯蘭解釋得通俗一些,希望他能將我的講解盡可能多的傳遞給學員。茹斯蘭的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非同一般,對于我的講解,他基本是一次就能聽明白,我注意到當他給學員翻譯的時候,學員們的反應似乎很平淡,關(guān)鍵是一個上午居然沒有一個學員問問題,這讓我有些納悶。不問問題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學員不愿意聽,二是學員基本沒聽懂。憑我多年的經(jīng)驗,如果學員聽明白了,他臉上的表情應該是興奮的或者欣慰的,可眼前的學員卻清一色的表情平靜且平靜得有些讓人受不了。
上午上課結(jié)束后,等學員都離開了教室,我叫住茹斯蘭詢問他學員對培訓的反應。與我想象的相反,茹斯蘭告訴我說學員對培訓很滿意,對此我并不相信,因為學員們的表情不像是滿意的樣子。下午培訓時,我依舊賣力的講解,學員們依舊一臉冷漠的坐聽茹斯蘭的翻譯。整個培訓過程中,依然是沒有一個學員提問。第一天的培訓就這樣沉悶的結(jié)束了。在我依舊熱情的給學員們說再見的時候,學員們也依舊只是輕微的一笑或是輕輕地頷首而已。
第二天上課,我還是熱情地與學員打招呼,這一次發(fā)現(xiàn)有學員給我回應了,雖然回應得并不熱烈但好歹能與我說一句話。上午培訓時,讓我高興的是有一位學員開始問提問了,這讓我有些激動,在茹斯蘭翻譯了學員的問題后,我不僅非常細致地回答了學員的問題,還一個勁的贊揚他問的問題很好。下午的氣氛更加活躍一些,問問題的學員不僅多了,居然還有一位學員用英語問了我一個問題。看著他有些吃力的表達,我盡量表現(xiàn)得輕松一些,好讓他能夠?qū)栴}說全。如此一來,氣氛變得輕松了,我與學員的關(guān)系也慢慢的在發(fā)生變化。
第三天早上,當我依舊熱情地和學員打招呼的時候,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幾乎每個學員都是笑嘻嘻地回應我,而且都是用不流利的中文與我說話,這讓我有些感動。后來與茹斯蘭說起學員的態(tài)度變化時,他解釋說,俄羅斯是一個外表看似冷漠但內(nèi)心火熱的民族,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時,開始幾天看似漠然的表情常常讓不知情的人產(chǎn)生誤會,但只要彼此熟悉了就能感受俄羅斯人真誠與火熱。
那以后,我們的培訓變得活躍起來。得知阿斯特拉罕的麥喀風公司正在開通我們公司的第一批3G設(shè)備時,我和開局的同事商量能否暫借一套設(shè)備供培訓之用。在征得了工程師的同意后,后面的培訓我便帶著學員在機房進行。學員自己動手對設(shè)備進行實地操作,無需太多的解釋,即便需要解釋的也可以對著計算機界面指指點點,可以完全不用翻譯。如此一來,好幾個學員不僅白天在機房搗鼓設(shè)備,甚至晚上也跑到機房去配置數(shù)據(jù)。學員學習積極性高,我也只能跟著,雖然心里并不情愿,但一點兒也不能有所表露。好在學員在設(shè)備上操作,對著手冊基本能夠進行下去,遇到問題我就讓他們自己先看手冊、再討論、然后在修改數(shù)據(jù),實在不行了我再給他們解釋。看著學員們一天天對設(shè)備熟悉起來,就連在現(xiàn)場調(diào)試設(shè)備的同事也對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表示欽佩。
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局方培訓地和我入住的酒店之間有一個東正教教堂。早上八點和下午五點教堂的鐘樓都會敲鐘。鐘樓不高,里面五六口大小不同的鐘清晰可見。每次聽見敲鐘人敲出節(jié)奏復雜的悅耳鐘聲時,我總會停下腳步遠遠望著那個身穿法衣的小個子牧師。早上我聽著教堂的鐘聲去往培訓地,下午我又在鐘聲的陪伴中結(jié)束白天的培訓,時間就這樣很快的過去,轉(zhuǎn)眼就到了周五。上午我依舊帶著學員在機房配置數(shù)據(jù)驗證各項功能,這時茹斯蘭給我商量說,可否周末不休息。原來,阿斯特拉罕麥喀風分公司要在下周四去郊外的伏爾加河畔舉行一年一度的“秋節(jié)”首日游玩會,我和培訓學員也在邀請之列。如果周末不休息,我們就可以在下周四周五這兩天時間好好玩一下,對此我當即表示非常贊同,——能在伏爾加河畔參加俄羅斯人的秋節(jié)豈有不愿意之理!
秋節(jié)其實就是阿斯特拉罕的“西瓜節(jié)”。為了吸引游客,也為了增加節(jié)日名稱的浪漫和詩意,所以媒體上都把這個節(jié)日稱之為“秋節(jié)”。沒到阿斯特拉罕時,我一直以為北京大興西瓜和新疆西瓜是世界上味道最甜個頭最大的品種,沒成想阿斯特拉罕的西瓜居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甜最大的西瓜。茹斯蘭告訴我說,阿斯特拉罕的西瓜,重達百多斤的比比皆是,兩百斤的也并不罕見。
原以為局方的秋節(jié)不過是將員工拉到伏爾加河邊找一處風景優(yōu)美的河灘聚一聚,吃吃燒烤玩一玩,如此而已。到了現(xiàn)場才知道,俄羅斯人對秋節(jié)的重視程度差不多趕上我們的春節(jié)了。周四早上八點,局方門口的好幾輛大巴就已經(jīng)坐滿了參加秋節(jié)的員工。聽茹斯蘭說,除了機房值班的人員外,連營業(yè)廳都關(guān)了門,按他的話說,秋節(jié)會持續(xù)兩周,在秋節(jié)的第一天——也就是這個周四——城里所有服務行業(yè)都要關(guān)門過節(jié)。
一個小時后,車隊停在了一處寬闊的河灘上。初秋的伏爾加河畔,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沐浴在俄羅斯秋日暖暖的陽光下,我看見先期到達的人們都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表達對秋日的喜愛。剛下車就被陣陣音樂聲吸引,循聲看過去,就見一個臨時搭建的舞臺展現(xiàn)在前方不遠處,舞臺上有樂隊和歌手正在試音。茹斯蘭告訴我,秋節(jié)期間,因為好多政府部門和公司都會到伏爾加河邊度假,演出公司就在位置好的地方搭建舞臺供需要的單位租用,麥喀風公司今天就租用了這個舞臺和演出公司的一臺歌舞。
在一些員工忙忙碌碌來回搬運食物器具的時候,我緩步走到伏爾加河邊。一條從西向東流去的大河,蜿蜒在兩岸無際的平原之中,河中不時駛過的各類船只激起陣陣波浪不停的向岸邊卵石拍打。成片的白樺林,綿延在兩岸河灘之后的平原上,遠遠看去整齊劃一,就像挺立的士兵一刻不停地用自己的軀干護衛(wèi)著俄羅斯民族的母親河。
陣陣清涼的秋風從河面吹來,清澈的河水波瀾不驚緩緩向東流去,船只激起的排排波浪從河中涌到岸邊隨后又歸于平靜。
這就是伏爾加河嗎?
這就是列賓畫筆下《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中的那條伏爾加河嗎?
這就是高爾基《人生三部曲》中所描述的伏爾加河嗎?
我在心中一次次追問。原以為這條蘊含了太多俄羅斯人民情愫的大河對我來說遙不可及,卻因為一次培訓讓我站在了這條大河岸邊。看著眼前的大河,讓我感覺宛如夢境。正在我對著大河冥想的時候,驟然響起的音樂將我拉回到現(xiàn)實,麥喀風公司的秋節(jié)游園活動正式開始了。舞臺上身著暴露的女孩和著音樂勁舞狂歌,舞臺下人們或駐足觀看演出,或各司其責準備燒烤,或來來回回擺著各種姿勢拍照,或三五成群跟著舞臺上的節(jié)湊搖擺著身姿。
茹斯蘭、培訓學員和我作為一個單獨小組也分配了一個燒烤架,學員中有人自告奮勇?lián)螣編煛/?見旁邊還有多余的燒烤架,我拿了一個小的,準備自己燒烤。調(diào)料盒里除了俄羅斯人喜歡的燒烤醬外,還有像辣椒粉花椒粉之類的我們中國人喜歡的佐料。我從分發(fā)食物的人那里要了一些豬肉開始自己拌調(diào)料,準備自己烤制。原本只是為了消遣,自烤自吃,沒成想一位胖大姐見我這個中國人正在烤肉便走過了,謹慎地從已經(jīng)考好的鐵簽子上取下一塊嘗了一下。俄羅斯人素來喜歡吃燒烤,他們的燒烤技藝應該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看著胖大姐吃我的燒烤,我以為無非是對我這個外國人表示一下好奇而已。俄羅斯人的烤肉都是大塊的,
每塊肉大約有半兩重。胖大姐開始只是用手從一大塊烤肉上撕下一點點放到嘴里。對于她這個舉動我一點而也不覺得意外,我喜歡的口味不一定俄羅斯人也喜歡。在幾個圍觀的人以期待的目光看著胖大姐的時候,卻不料她居然將我烤的六個豬肉串全部裝進了她的盤子,邊裝還邊夸張的大聲招呼她的同伴們。回過神來的其他人見我的烤肉串全部被胖大姐搶先一步拿走,都紛紛跟在她身后索要。看著一群身穿花花綠綠衣服的男女跟在胖大姐身后要肉吃,讓人有些忍俊不禁。看見自己烤得肉串被人哄搶,我心里自然有些得意,在其他人的要求下,組織者又給我一大塊肉讓我烤制,先前幾個自己烤肉的學員也自告奮勇地給我打下手。
這一次我將學員們切好的肉塊放到一個大不銹鋼盆子里,先放上料酒、辣椒粉、花椒粉、白糖、醬油腌制,然后再上烤架慢慢烤。看著肉串在炭火的燎烤下慢慢滲出油脂,慢慢由紅變白、有白邊黃最后變成焦黃色,然后再根據(jù)不同人的喜好撒上孜然粉或胡椒粉,那股濃烈的香味連我自己都忍不住一個勁的吞口水。看著局方的員工和我的學員爭先恐后地拿著我烤的肉串津津有味的大快朵頤,一種被人需要的快感讓我越干越來勁,接二連三烤了六波肉串后,才輪到我為自己烤了兩串。不是自己夸自己,我烤的肉串味道還真的不錯。
很快,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按照局方的安排,秋節(jié)最后一項活動就是為現(xiàn)場的燒烤頒發(fā)諸如最佳味道、最快速度、最美外觀之類的獎項。作為一個受邀者,我注定是一位旁觀者。雖然聽不懂頒獎者說的什么,但從人們興高采烈的表情上,看得出每個人對此都非常在意。一陣比一陣熱烈的歡呼聲中,幾個被各小組推薦組委會評議產(chǎn)生的獲獎者依次被人們簇擁著走上舞臺去領(lǐng)取相應的獎項,歡快熱烈的場面將秋節(jié)的氣氛推向了高潮。當頒獎主持人宣布隨后一個獎項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著我。還沒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茹斯蘭就走到我身旁對我說,我獲得了今天的“最佳調(diào)料獎”,獎品是一大口袋各種瓶瓶罐罐的調(diào)料。走上舞臺很儀式感地從主持人手中接過那袋獎品,我心里覺得有些搞笑,看著主持人一臉興奮,我差點笑了場。
游玩活動結(jié)束后,坐在回程的汽車里,我突發(fā)奇想:要是我在俄羅斯開個烤肉館會不會發(fā)點小財呢?難說!